clq
浏览(4) +
2004-12-18 23:05:57 发表
编辑
关键字:
先看一篇业余爱好者的文章. ---------------------------------------------- 【文华阁】 杂烩模式: http://www.gamerhome.net/main/index.php?act=Zahui&f=32&t=25682 论坛模式: http://www.gamerhome.net/main/index.php?act=SF&f=32 唐朝经营的西域。 原创:恶魔之读书者 呼,终于将这篇文章初步完成了,现在暂时是初稿,虽然参考了非常多的历 史书,不足之处必然存在,本人会根据发表后众网友的意见作出适当的修改。 西域,这个充满的黄沙,戈壁滩,绿洲,几乎是历代强大的中原王朝都会经 营的地方,在唐朝也是如此。唐朝立国之初,和汉朝的形势颇为相像,都处在北 方少数民族的压迫之下,李渊太原起兵,也不得不先向突厥称臣,然后才能无后 顾之忧。突厥在唐朝立国之初,却很不给太宗李世民面子,居然倾国之兵南下, 这就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经典桥段—渭水之盟,太宗皇帝六骑赴会,谈笑之 间退强虏,终于使得唐帝国免受开国时的磨难。 上天是很眷顾大唐的,没有让唐朝重复汉与匈奴长达数百年的战争,在贞观 四年(公元1104年),惊才绝艳的不世名将李靖,仅仅以三千之众,奇迹般使得 突厥主力土崩瓦解,而后与另一位大唐名将李世绩的配合之下,一举将东突厥彻 底消灭。(这里被消灭的突厥是政权名而不是民族)于是在大约50年中(630 - 682 年),东突厥汗国臣属于中国。和硕。柴达木的突厥碑文上记道:“贵族子 弟,陷为唐奴,其清白女子,降作唐婢。突厥之匐,弃其突厥名称(或官衔), 承用唐官之唐名(或衔),遂服从唐皇,臣事之者五十年。为之东征向日出之方, 西征远至铁门。彼等之克国除暴,皆为唐皇。出力也。”唐朝利用投降的突厥军 队作为先锋,在西域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消灭突厥之后,唐朝正式开始了对西域的经营。在伊吾(哈密)、鄯善等国 臣服于唐朝之后,唐朝又于贞观十四年攻灭了西域上的绊脚石—高昌国,建立了 西州和安西都护府。此后唐朝连续剿灭了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二十几个不 听话的西域小国,建立了以安西四镇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当时的安西四镇为 龟兹(今新疆库车)、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焉耆 (今新疆焉耆西南),安西都护府则座落在龟兹镇。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人 之一李白,即是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中,这也算是唐朝经营西域的成果之一吧。 显庆二年(657 年),唐军灭西突厥汗国,将整个西域纳入了自己的掌控之 下。唐朝在中亚碎叶川以东置昆陵都护府,以西置蒙池都护府,皆隶属于安西都 护府。于是原臣服于西突厥的昭武九姓等中亚诸国纷纷归附唐朝,唐朝的直接统 治已经伸延到帕米尔地区。(昭武九姓国即是位于今阿姆河(Amudar'ya )及锡 尔河(Syrdar'ya )流域,原隶属俄罗斯并位居中亚细亚以南的的地域中,最远 至咸海(Aral Sea)、里海以东一带的康国(Samarqand )、安国(Boukhara)、 石国(Chach )、史国(Kesh)、曹国(Khebud)、何国(Koshana )、米国 (Maimargh)、燖(Khwaresm)、戍地(Betik )等九个国家。该九国因其祖辈 世代居住甘肃祁连山昭武城,虽然分成九个国家,但仍以昭武为姓。所以历史上 统称昭武九国,也被称作粟特(al-Sughd)诸国。) 和汉朝仅仅是屯垦戍边不同,唐朝对西域是实实在在的开发和统治。首先唐 朝在西域建立了十分完善的军政管理机构,以都护府为最高行政机关,下辖军事 和行政两大管理系统,官有定员,职有专任。二是着眼于综合开发,使各方面建 设相辅相成。因地制宜,既推行屯田制,又在东疆地区引进内地的均田制和租庸 调制,对招募的屯民则实行租佃制和分成制。军事上推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使 驻军很好地担负起屯垦戍边的双重职责。三是尊重各民族的权益,不搞民族歧视。 任命其本民族的首领管理其内部事物,各少数民族不必向中央政府缴赋税。这些 政策使得以安西四镇为中心的西域地区开始繁荣兴旺起来。下面是安西都护府的 具体统治范围。 唐朝在中亚南部暨阿富汗地区大规模建制行政区划有两次。 659 年,设立了217 个州县。 661 年,在兴都库什山以南的16国设立了8 个都督府;76个州;110 个县, 126 个军府。这些单位均受安西大都护府管辖。 早期建制的主要地区:(前面为今地名) 塔什干:当时称为“石国”。658 年已经设立了大宛都督府。 费尔干纳:当时称为“宁远”。658 年设立循州都督府。 撒马尔罕:总称为“康”。631 年设立康居都督府。 米国:在撒马尔罕南部。658 年设立南谧州,任命刺史(唐朝的州长叫刺史)。 卡塔- 库尔干:当时称为“何国”。641 年设立贵霜州,任命刺史。 乌拉- 提尤加:在宁远西南四百里,当时称为东曹。唐高祖时已经归附。 沙赫里夏勃兹:当时成为“史国”,642 年设立劫法州,任命刺史。 布哈拉:古代成为“安国”,设立安息州,任命刺史。 661 年的区划设置主要在阿姆河中上游及今阿富汗境内。 经过这两次建制后,唐朝在中亚南部暨阿富汗地区的主要行政区划包括:鸟 飞州都督府:主要在今瓦克汗走廊——就是阿东部与我国相连的那个长尾巴。另 管辖1 个州,州治所在今萨尔哈德。 至拔州都督府:在今塔吉克斯坦的达尔瓦兹地区。 天马都督府:在塔吉克斯坦的卡非尼河盆地。下辖3 个州。 悦班州都督府:治所在乌兹别克斯坦的迭脑。 高附州都督府:在今阿、塔边界一带。下辖2 个州。汉朝时的高附指喀布尔, 与唐朝的高附州都督府位置不同。 王庭州都督府:在今塔吉克的西南角。 姑墨州都督府:治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的苏尔汉河口。 月氏都督府:治所在今阿富汗的昆都士。下辖25个州。 大汗都督府:下辖15个州。 旅獒州都督府:在今土库曼与阿富汗之间的安德胡伊一带。 奇沙州都督府:治所在今阿富汗西北的希巴干。 昆墟州都督府:在土库曼东南的木耳加河一带。 修鲜都督府:治所在今喀布尔。公元619 年已向唐表示归附。管辖10个州。 写凤都督府:治所在今阿富汗的巴米扬。管辖5 个州。 条支都督府:在阿富汗南部,管辖9 个州。李白有诗云:“洗兵条支海上波”, 因此有人认为唐朝军队可能曾越过阿富汗到达阿拉伯海边。 波斯都督府:不在伊朗,而是在今锡斯坦。阿拉伯哈里发东侵后,波斯不能 抵挡,王子亲赴长安求援。唐朝册封定立三代波斯王室后裔为波斯都督,有的晋 封为波斯国王,在今阿、巴、伊边境一带立国,但终于未能恢复萨珊王朝在波斯 本土的王统。 随着大唐帝国的兴起,同时代也有两个强国正在悄悄崛起,一个就是青藏高 原上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帝国—吐蕃帝国,还有就是中东崛起的阿拉伯帝国。这两 个国家同唐帝国成为了这段时期西域历史的主角。 先由吐蕃谈起,安西四镇的兴旺很快就引起了吐蕃的觊觎,吐蕃于公元670 年唐高宗咸享元年对安西都护府发动了第一次攻击,拉开了两国争夺西域的序幕。 此后唐朝与吐蕃在四镇几番争夺,四镇数度易手,终于唐朝在公元692 年武周长 寿元年,由唐武威军总管王孝杰与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联兵攻破吐蕃,安西四 镇的争夺战终于暂时告了一个段落。下面罗列一下这其中反复的战斗过程。 咸亨元年(670 )吐蕃陷安西,四镇罢上元二年(675 )唐朝收复安西四镇 仪凤三年(678 )吐番西取龟兹等四镇调露元年(679 )唐朝复置龟兹、碎叶、 于闻、硫勒四镇永隆元年(680 )吐蕃又攻陷龟兹等四镇永淳元年(682 )安西 副都护王方翼平西域,恢复龟兹等四镇垂拱元年(685 )吐番攻占龟兹等四镇垂 拱二年(686 )唐朝金牙军收复龟兹等四镇永昌元年(689 )吐善击斩安西都护 阎温古,破龟兹等四镇武周长寿元年(692 )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善,复收 四镇,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驻唐兵3 万。 从唐高宗到武则天这62年间,唐朝在西域与吐蕃进行了连续不断的拉锯战, 终于将太宗皇帝所打下的基业维持住了。 吐蕃在西域受挫之后,也不得不承认唐朝的实力,吐蕃史料里面就有描写。 “圣神赞普鹘提悉补野,自天地浑成,入主人间,为大蕃之首领,……建万 世不拔之基业焉。王曾立教法善律,恩泽广被,内政修明、熟娴谋略,外敌慑服, 开疆拓土,权势增盛,永无衰颓。此威德无比雍仲之王威严煊赫,是故,南若门 巴天竺,西若大食,北若突厥、拔悉蜜等虽均可争胜于疆场,然对圣神赞普之强 盛威势及公正法令,莫不畏服俯首,彼此欢忭而听命差遣也。东方之地曰唐,地 极大海,日之所出,此王与蛮貊诸国迥异,教善德深,典籍丰闳,足以与吐蕃相 颉顽。”(王尧编着《吐蕃金石录》,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P43.) 从这段出自吐蕃之口的话可以看到,吐蕃将其周边的天竺、大食、突厥、拔 悉蜜等均列入了“莫不畏服俯首,彼此欢忭而听命差遣”之国。而在吐蕃眼中, 唐朝则是唯一“与蛮籍诸国迎异,教善德深,典籍丰闳”并“足以与吐蕃相颉顽” 的文明大国,唐朝在吐蕃心目中的这种强大和显赫的地位,正是军事上的胜利和 文化上的强盛带来的。 时间流逝,终于到了玄宗皇帝的时代,唐朝的国力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 在玄宗皇帝时期达到了顶点,而玄宗皇帝也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皇帝,他并不满 足于只是作一个守成的君主。于是在他的领导下,唐朝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用兵。 由于府兵制的崩坏和朝廷连年用兵,玄宗皇帝用募兵制代替了府兵制,唐朝 政府在边疆地区大量的招募兵源,蕃兵们于是大量进入军队。由于蕃兵骁勇善战, 加上李林甫的私心,少数民族将领很快就成为了唐朝对外战争中的主角。同时, 由于军队由边防军改成全部由长期服役的健儿组成的职业军,使得唐朝军队的战 斗力大大的提升,这样的改革带来的效果在唐朝的对外战争中被证明是极其有成 效的(当然这种改革也是导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根源)。 此时的阿拉伯帝国也已经加入了争夺西域的行列,并且在开元三年(公元715 年)和唐朝有了第一次冲突,西域终于变成三个大国之间的角逐。 由于国力的强盛,在西域方面优势开始向唐朝一边倾斜,吐蕃在西域的扩张 受到连续挫败,甚至与阿拉伯帝国联盟也不能占得丝毫的便宜。首先在开元三年 (公元715 年),吐蕃与大食共同立了阿了达为王,发兵攻打唐朝属国拔汗那国。 监察御史张孝嵩与安西都护吕休璟率旁侧戎落兵万馀人,击败吐蕃大食联军,夺 得中亚重要的属国拔汉那,威振西域。 然后是开元五年(公元717 年),突骑施联合吐蕃和大食(阿拉伯)攻打四 镇,被唐朝再次击败。 接着是开元十年(公元722 年),吐蕃大军攻打唐朝属国小勃律,北庭节度 使张孝嵩率疏勒副使张思礼以步骑四千救援,大败吐蕃军。 而阿拉伯方面,首先在被阿拉伯人称为“列王之父”的阿卜杜勒。麦立克 (685 —705 年在位)的任命之下,哈查只。伊本。优素福被任命为掌管东方的 最高权利者,在他的领导下,阿拉伯的疆域向东方获得了极大的扩张,由于垂涎 中国的富庶,他应许他的两个大将之一,穆罕默德和古太白,谁首先踏上中国的 领土,就任命谁做中国的长官。于是古太白。本。穆斯林。巴西里征服了塔立甘、 舒曼、塔哈斯坦、布哈拉等大片中亚地区,而穆罕默德。伊本。卡西木征服了印 度的边疆地区,但是他俩都没有能跨过中国的国界。(这段史实同时也是纠正柏 杨中国人史纲中的谬误,任命大将为中国总督的事件和怛罗斯战役并不是同一个 时代,而柏杨将他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 在开元三年和开元五年阿拉伯对中国的战争均遭到失败之后,阿拉伯仍旧执 着地向中亚进行扩张。由于地理上的巨大优势,更因为唐军这个时期在青海和吐 蕃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而无暇顾及西域,阿拉伯的影响力慢慢的体现出来,军事加 上宗教的影响使得唐朝原本在西域的属国栗特诸国纷纷倒向了阿拉伯一边。为了 对抗阿拉伯在西域扩张,唐朝利用突骑施给了阿拉伯相当沉重的打击。(突骑施 是一个突厥族的部落,可汗名叫苏禄) 玄宗初年,突骑施在伊塞克湖和巴尔喀什湖之间崛起,到开元三年(公元715 年)向唐朝称臣,被唐朝封为左羽林大将军、顺国公,赐锦袍、钿带、鱼袋七事, 为金方道经略大使。这一大堆的封号最为重要的是最后一个金方道经略大使,金 主西,金方就是西方,这个封号清楚地显示了唐朝希望苏禄可汗对抗阿拉伯的意 图。在接受了唐朝的封号之后,由于游牧民族的本性,唐朝的边境依然被突骑施 袭扰,并且占据了碎叶城。但是唐朝对于突骑施还是非常容忍的,在将已经是既 成事实的碎叶城送给突骑施之后(见新唐书—开元七年,龙嫩突死,焉吐拂延立。 于是十姓可汗请居碎叶,安西节度使汤嘉惠表以焉耆备四镇。诏焉耆、龟兹、疏 勒、于阗征西域贾,各食其征,由北道者轮台征之。),突骑施终于开始一心一 意的对付阿拉伯人。 唐朝的安抚政策并没有白费,很快突骑施就让唐朝所付出的代价变得物有所 值。 开元六年(718 年)大食将加拉赫统兵北征,于“河中北部得胜,并己准备 侵入中国领土,但是被突厥人包围,经过偿付赎金,才好不容易得救。 开元十—年(723 年)大食呼罗珊已易将穆斯棱,往任之初即兴兵攻东拔汗 那,突骑施奉诏出征,大破之。 开元十二年(724 年)叶齐德二世殁,希沙木继为哈利发,再遣穆斯林攻东 拔汗那,围其都渴塞城,爆发渴水日之战,大食军大败,后卫主将战死,导致原 已叛附大食的康、石诸国复归于唐,这一挫折使阿拉伯向东的扩张中止了约50年。 从724 至727 年,突骑施深深地渗入粟特国境,远至康国(撒马尔罕)本土。 726 年,突骑施为防卫骨咄(帕米尔以西)而与阿拉伯人交战。这一段时间,突 骑施在中亚是作为唐朝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的。开元十五年,吐火罗叶护阿交那 支汗那飞表求援于唐,表称:“颂奉天可汗进旨云,大食欺侵我,奴身今被大食 重税,欺苦实深,若不得天可汗救活,奴身自活不得,国土必道破散,求防守天 可汗西门不得。伏望天可汗慈悯。与奴身多少气力,使得活路。又承天可汗处分 突骑施可汗云,西头事委你,即须发兵除却大食。这个表文可以清楚地显示唐朝 和突骑施之间的关系。 突骑施败亡之后,大名鼎鼎的高仙芝终于在此时登场了,在天宝年间,他对 于唐朝西域的维护是居功至伟的。 高仙芝(?—755 年)本是高丽人。出身于将门之家。父名舍鸡,起初在河 西军做事,后立军功,官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仙芝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 勇果敢。少年时随父至安西,因父有功授游击将军。到了二十余岁时即拜为将军, 并与父班秩相同。他先在节度使田仁琬、盖加运手下任职,未受到重用。后夫蒙 灵詧发现了他的才干,一再提拔重用。到了开元末,即升任安西副都护、四镇都 知兵马使。 首先吐蕃以武力迫使小勃律(今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与之联姻,由于小勃律 地处西域要冲,小勃律的转向使得西域诸国向唐朝进贡的通道被堵死,于是“西 北二十余国皆臣吐蕃”,由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加上吐蕃重兵驻扎于此,当 时的四镇节度使田仁琬曾3 次讨伐均未成功(“安西都护三讨之无功”)。于是 在天宝六载(747 ),唐玄宗任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步骑一万进行长途远 征。高仙芝行军百余日,从安西出发,经过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进入握瑟德 (今新疆巴楚东北),再经过疏勒(今新疆喀什),翻过葱岭(今帕米尔),过 播密川,抵达小勃律特勒满川,最后会师于吐蕃连云堡(小勃律西北部今阿富汗 东北的萨尔哈德),。连云堡南面依山,北临婆勒川。此时吐蕃连云堡有万人吐 蕃兵防守,在激烈的攻防战中,唐军,斩五千人,活捉千人,获得战马千余匹, 衣资器甲数以万计。吐蕃在小勃律的屏障被高仙芝拔除了。由于监军边令诚畏惧 而不肯行。仙芝只好留下三千兵,让边令诚领着守城,自己率兵继续深入,进逼 坦驹岭。坦驹岭山口,海拔4688米,是兴都库什山著名的险峻山口之一。登临山 口,必须沿冰川而上,别无其它蹊径。这里有两条冰川,东面的一条叫雪瓦苏尔 冰川,西面的一条叫达科特冰川,冰川的源头就是坦驹岭山口。这两条冰川长度 都在10千米在以上,而且冰川上冰丘起伏,冰塔林立,冰崖似墙,裂缝如网,稍 不注意,就会滑坠深渊,或者掉进冰川裂缝里丧生。1913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 勘察了一千年前高仙芝先生行军路线后,评论曰:“数目不少的军队,行经帕米 尔和兴都库什,在历史上以此为第一次,高山插天,又缺乏给养,不知道当时如 何维持军队的供应?即令现代的参谋本部,亦将束手无策。”又叹曰:“中国这 一位勇敢的将军,行军所经,惊险困难,比起欧洲名将,从汉尼拔,到拿破仑, 到苏沃洛夫,他们之越阿尔卑斯山,真不知超过若干倍。”最后终于以千余人大 破小勃律,活捉小勃律国王及吐蕃公主。史载“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 降服”,这个皆震慑降服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帕米尔诸国又重新臣属于唐朝这是 不争的事实。 天宝八载(749 )十一月,吐火罗(在今阿富汗北部)叶护失里伽罗(来自 梵文Sri Man- gala )上表唐廷说,朅师国(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奇特拉尔)王亲 附吐蕃,此王切断了小勃律与克什米尔之间的交通,所以失里伽罗欲发兵击破朅 师国,请求唐朝调发安西兵助战,来年正月至小勃律,六月进至大勃律。安西四 镇节度使高仙芝奉命出军,遂于翌年二月击破朅师国,俘虏其国王勃特没。 这两次艰难的远征使得高仙芝在西域获得了极大的声誉,被吐蕃和大食誉为 山地之王。高仙芝的胜利也标志着唐朝中国在中亚的扩张达到了顶点。此时,中 国已经成为塔里木地区、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区的占有人和塔什干的宗主, 她控制了帕米尔山谷地区,成了吐火罗地区,喀布尔和克什米尔的保护者。高仙 芝在库车驻地上,其行为俨然是中国在中亚的总督。 就在高仙芝忙于对付吐蕃的时候,阿拉伯的国内发生革命,747 年6 月9 日, 阿拔斯人在呼罗珊开始了对伍麦叶王朝(中国称之为白衣大食)的战争,艾卜勒。 阿拔斯(Abu al Abbas)以呼罗珊(Khurasan)为基地,在内战中节节胜利,终 于在750 年4 月26日攻陷首都大马士革,阿拔斯王朝(中国称之为黑衣大食)建 立了。 在初步解决了吐蕃方面的问题之后,高仙芝开始采取手段对抗阿拉伯的势力, 前文已经提到,在阿拉伯帝国的压迫之下,中亚诸国均臣服于阿拉伯,虽然有突 骑施曾经和阿拉伯对抗过一阵子,但是突骑施败亡之后,阿拉伯迅速的恢复了在 中亚的统治地位。为了打破阿拉伯的统治,高仙芝以石国(昭武九姓之一)无蕃 臣礼节为由,发动了对石国的战争,其实这场战争的实质是为了打击阿拉伯在中 亚的势力,高仙芝打击的也不是亲唐的石国国王伊捺吐屯,而是阿拉伯后来册立 的车鼻施特勤,细加考之,除天宝元载(742 )一次属正月贺正外,余皆使来月 份无定,并非真正意义的朝贡,不过是普通商贸来往而已,攻其国实乃同大食重 新争夺河中。志在利用这一大食易代,河中叛乱的干载难逢良机。剪除大食羽翼。 逐步规复唐朝在岭外地区的政治主权。天宝十载(751 )正月,“安西节度使高 仙芝入朝,献所擒突骑施可汗,突厥酋长、石国王、师王,加仙芝开府仪同三司。 可见高仙芝主持的西域反攻确已取得了初期的胜利。 在攻打石国的过程中,世人对高仙芝多有指责,如高仙芝没有信义,搞屠杀, 贪财。其实细细分析,这些对高仙芝的指责其实都没有什么道理,首先是说高仙 芝没有信义,根据是已经和石国国王和谈,却用偷袭。中国兵法向来是兵不厌诈, 李靖夜袭阴山,也是凭借和谈麻痹突厥,而后一举成功,世人多称赞这个壮举, 为何高仙芝用这个办法就是没有信义?,《资治通鉴》中记载“伪与石国约和, 引兵袭之”,明显是高仙芝为了麻痹石国而用的谋略。然后是说高仙芝搞屠杀, 其实这是当时战争的常用手段,比如说开元3 年之役,“孝嵩自擐甲,督士卒急 传,自已至酉,屠其三城,俘斩千余级。阿了达与数骑逃入山谷。孝嵩传檄诸国, 威震西域,大食、康居、大宛、、、等八国皆遣使请降。”为何这个时候没有 “诸胡怒,连兵攻四镇”呢?其实所谓的“诸胡怒,连兵攻四镇”只不过是中亚 河中地区的西域国家在阿拉伯的控制之下联合进行的一次反攻活动,和高仙芝是 不是屠城关系并不大。最后是说高仙芝贪财,这一点最为冤枉,兵法有云:“使 贪使愚”高仙芝正是完美的应用了这条兵法,所以他的军队才可以保持如此高的 战斗力。大唐名将李靖击灭突厥之后,被人弹劾说“治军无法,突厥珍物,掳掠 俱尽”,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史书记载高仙芝“颇能散施,人有所求,言无不 应”可以明显的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很贪财的人。 高仙芝旨在恢复唐朝在河中地区势力的行动自然会遭到阿拉伯帝国的反击, 怛罗斯(今哈萨克江布尔城附近)战役终于在天宝10年(公元751 年)爆发。这 是一场迟早要打的战役,唐朝要恢复在中亚的霸权就必须击败阿拉伯,而阿拉伯 要完全控制中亚则必须击败唐朝。 关于这场战役,我首先罗列一下双方的实力对比。 唐朝方面,主将是高仙芝,副将为李嗣业,别将为段秀实,兵力为安西都护 府二万汉军,盟军拔汗那以及葛逻禄部一万人。高仙芝时代“凡镇兵四十九万, 安西节度兵二万四千”怛罗斯之战居然出动安西都护府八成以上的兵马,说明这 次高仙芝是下了血本的,也是对即将和阿拉伯的大战有心里准备的。唐军虽说是 马步混合部队,但是唐军的步兵均有马匹,平时以马代步,作战的时候才下马作 战,战斗力极为强大。阿拉伯方面的主将是阿拉伯的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 (Abu Muslim),手下大将为齐雅德。伊本。萨里(Ziyad ibn Salih ),兵力 为呼罗珊本部宗教战士(ghazi )四万人,加上已经被阿拉伯控制的阿姆河与锡 尔河流域的几乎所有属国的兵力十余万,总兵力当在十五万至二十万之间。在兵 力方面,阿拉伯联军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的。在素质方面,呼罗珊是是阿拉伯历 代经营的军事重镇,又是阿拔斯王朝起家的地方,呼罗珊骑兵的素质在阿拉伯帝 国中当属翘楚,都是精锐。 地理方面,观察地图以及结合史书我们可以看出。高仙芝翻越葱岭(帕米尔 高原),“深入七百馀里”,其实已经在阿拉伯的地盘上作战,阿拉伯在补给, 情报等方面占了绝对的优势。 兵器方面,唐军步兵均用陌刀,威力极大,列阵而出则“如墙而进”,肉搏 时候威力不减,史载李嗣业用陌刀肉搏“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骑兵方面则 是轻重骑兵结合,一般使用马槊,在近身肉搏时候则是用横刀,也就是现在所称 的“唐样大刀”。横刀的锻造技术在当时世界上是极为先进的,锻造出来的刀锋 锐无比,而且步骑两用,制造横刀的技术后来被日本学去,成就了日本刀后世的 声名。唐军的铠甲抛弃了魏晋的具装铠,演变为以明光铠为代表的唐十三铠,重 量更加轻,但是防御力却大大的提升。唐朝军队在武器上最大的优势是拥有成熟 的弩,唐军一般使用四种弩,伏远弩射程三百步(450 米),擘张弩射程二百三 十步( 345米),角弓弩射程二百步(300 米),单弓弩射程百六十步(240 米) 在不同范围均可以形成威胁。阿拉伯军队在这方面显然逊色不少。由于高仙芝在 与阿拉伯大军对战之前曾经围攻怛逻斯城,我们有理由推测高仙芝还使用了车弩, 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床弩。史载车弩“十二石”强弩,以轴转车(即绞车)张弦开 弓,弩臂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的矢道搁一枝巨箭,“长三尺五寸”,“粗五寸”, 以铁叶为翎,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诸箭一发齐起,“所中城垒无不摧毁, 楼橹亦颠坠”(见李筌《太白阴经》卷四)。 马匹方面阿拉伯人占了绝对的优势,阿拉伯马是世界上最好的马种,这是唐 军所不能相比的。 接下来则是战斗的具体过程,由于这方面中国文献具体资料比较少,所以大 多参考国外的资料进行描述。高仙芝消灭石国之后,中国在中亚的势力有所恢复, 为了对抗高仙芝的进攻活动,阿拉伯联合河中所有属国准备进行反击,高仙芝得 到这个情报之后于天宝10年四月(公元751 年),从安西出发,准备先发制人。 在翻过帕米尔高原(葱岭),越过沙漠,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高仙芝 在七月份到达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逻斯,并且开始围攻怛逻斯城。由于阿拉伯 人早就在准备对安西四镇的攻击,在接到高仙芝进攻的消息之后立即组织了十余 万的大军赶往怛罗斯城,双方在怛逻斯河两岸、今天的奥李- 阿塔(Aulie-Ata 今江布尔)附近展开了决战。在高仙芝的指挥之下中国人是极其善战的,靠着步 兵的强弓硬弩,高仙芝曾经占有很大的优势,中国骑兵一度完全压制了阿拉伯骑 兵,但是由于阿拉伯联军数量极多,高仙芝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战斗进行到第 五天,形势突变,中国军队战斗到傍晚之后,葛逻禄(Qarluq)雇佣兵突然叛变, 他们从背后包围了中国步兵并且断绝了他们与骑兵的联系。而阿拉伯联军乘中国 军队由于葛逻禄雇佣兵突然叛变而暂时混乱的机会,出动重骑兵突击中国军队的 中心,于是高仙芝终于溃败,两万人的安西精锐部队,只剩下数千人逃出生天。 在收拢残兵之后骁勇的高仙芝并不甘心,依然想进行一次反击,但是在副将李嗣 业的劝说之下终于放弃。由于对中国军队在怛罗斯战役中表现的惊人的战斗力印 象深刻,阿拉伯人并没有乘胜追击,只是巩固了他们在中亚的霸权而已。再后来 因为阿拉伯军的主将阿布。穆斯林功高震主而被谋杀,手下大将齐雅德。伊本。 萨里也被处死,其余部于是叛乱,呼罗珊陷入混乱,阿拉伯忙于平乱,对于遥远 的中国已经是有心无力了。而中国方面由于安史之乱,国力大损,也只能放弃在 中亚与阿拉伯的争夺。 怛罗斯中葛逻禄部族是极其关键的角色,他们的叛变成为了怛罗斯之战的转 折点,关于葛逻禄部反叛的原因,我认为这是和阿拉伯人交易的后果,葛逻禄人 帮助阿拉伯人打败唐朝军队,而阿拉伯则默许葛逻禄人在两河流域附近的扩张。 这一点从葛逻禄部原本的领地是塔尔巴哈台和乌陇古河畔,从巴尔喀什湖东端一 直延伸到额尔齐斯河。而怛罗斯之战获胜之后其领土已经扩展到巴尔喀什湖以南 和伊塞克湖以北的整个伊犁河流域。原西突厥汗庭几处驻地都处于葛逻禄人的统 治之下。这样在阿拉伯人鼻子底下的大规模扩张阿拉伯人却不闻不问,显然是怛 罗斯之战交易的结果。 安西都护府在怛罗斯之战后损失惨重,精锐损失殆尽,但是盛唐时期的恢复 能力是惊人的,仅仅过了两年,升任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于天宝十二年(753 年) 进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今克什米尔西北的巴勒提斯坦),“大破之,受降而 还。”这说明安西都护府的实力已经大体恢复,如若不是安史之乱,安西都护府 是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较长短的。 怛罗斯之战的后果是阿拉伯帝国完全控制了中亚,中亚开始了整体伊斯兰化 的过程。另外一个众所周知的后果就是中国的造纸术由是西传,撒马尔罕成为了 阿拉伯帝国的造纸中心,西方文明也因此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关于唐朝最后退出 中亚的争夺,个人比较同意白寿彝先生的看法,即是唐朝的退出不是因为怛罗斯 之战,而是因为安史之乱,因为安史之乱,即使是怛罗斯之战获胜,唐朝依然会 退出中亚,这是必然的结果。 天宝十四年(755 年)十一月,安禄山叛反于范阳,天下大乱,唐朝在西域 的辉煌也随着盛唐的崩溃而随风消逝,只留下那些不朽的诗篇还在被后人传唱… … 参考书目: 唐朝在中亚南部暨阿富汗地区的行政区划 安西与北庭——唐代西陲边政研究 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 新旧唐书 资治通鉴库 车历史大事记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范文澜《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草原帝国[ 法] 勒内。格鲁塞著 阿拉伯通史-希提(Philip K. Hitti ) 伊斯兰教法学史(波兰)博兹娜。盖亚娜。斯奇金乌斯卡著 全史—阿西尔 蒙古入侵前的突厥斯坦—巴尔托里德 人类与大地母亲(Mankind and Mother Earth)作者:阿诺德。汤因比(Amold J.Toynbee ) Twitchett , Deni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剑桥中国史)(Cambridge University, Cambridge, 1979 )。 Garraty , John A. and Gay, Peter, The Columbia History of the World(Harper and Row; New York , 1972 )。 Central Asian History (The battle of Talas )
clq
2004-12-18 23:30:26 发表
编辑
显然大家不愿意认为唐是被阿拉伯击败并转衰败落, 其实两国后来由于各自的内乱均没有再与对方正面对抗. 在700里外的地方有一次失败也没什么丢脸的,并无损大唐在我们心中的高大形象. 要知道唐打小高丽败得惨多了:) 文中比较兵器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 从刀箭来说我们并不占优势,至少不是太大优势,因为阿拉伯的大马士革钢在今天基本上是公认的TOP1,当然我们的也不会差. 箭方面阿拉伯是用它射穿过历史上最重的骑/步兵的. 而马方面阿拉伯马与英国马是当今公认最好的,我们是比不上但差距不会大. 要不我们怎么打败凶奴的? 征凶奴也经历过更多更惨重的失败,后来还不是成功了? 高仙芝其实只是没有做到封狼居胥而已,他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对. 至于葛逻禄的叛变让我想起了清兵在吴三桂部队中的突然出现. 这里唐与李自成的失败是一样的--没有后继的支撑力量,这一关过不了就完了.
NEWBT官方QQ群1: 276678893
可求档连环画,漫画;询问文本处理大师等软件使用技巧;求档softhub软件下载及使用技巧.
但不可"开车",严禁国家敏感话题,不可求档涉及版权的文档软件.
验证问题说明申请入群原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