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使用gzip压缩进行文件传递,在网上找了些关于gzip压缩的帖子,发现都有问题,于是我又查msdn,希望能找到一些sample来参考,找是找到了,但是我发现仍旧是有问题,于是我就找msdn例子的bug。 下面是我测试通过的代码,供大家参考: private byte[] CompressFile(FileStream fs) { byte[] buffer = new byte[fs.Length]; fs.Read(buffer, 0, (int)fs.Length); MemoryStream ms = new MemoryStream(); GZipStream gZipStream = new GZipStream(ms, CompressionMode.Compress); gZipStream.Write(buffer,0,buffer.Length); gZipStream.Close(); ms.Flush(); byte[] data= ms.ToArray(); ms.Close(); return data; } private void DecompressFile(byte[] stream, string file) { MemoryStream ms = new MemoryStream(stream); GZipStream gzipStream = null; FileStream fs = null; try { gzipStream = new GZipStream(ms, CompressionMode.Decompress); fs = new FileStream(file, FileMode.Create, FileAccess.Write, FileShare.Write); int length = ReadAllBytesFromStream(gzipStream, fs); fs.Flush(); } catch (Exception e) { } finally { ms.Close(); fs.Close(); gzipStream.Close(); } } private static int ReadAllBytesFromStream(Stream stream, FileStream fs) { int offset = 0; int totalCount = 0; while (true) { byte[] buffer = new byte[1000]; int bytesRead = stream.Read(buffer, 0, 1000); if (bytesRead == 0) { break; } fs.Write(buffer, 0, bytesRead); offset += bytesRead; totalCount += bytesRead; } return totalCount; }
Example 4.
这样,所谓的静态模版就很容易的被实现了……
--------------------------------------------------
php 2009-11-12 13:09:06 阅读4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引用
小波波 的 用PHP控制浏览器cache obstart()函数详解Output Control 函数可以让你自由控制脚本中数据的输出。它非常地有用,特别是对于:当你想在数据已经输出后,再输出文件头的情况。输出控制函数不对使用 header() 或 setcookie(), 发送的文件头信息产生影响,只对那些类似于 echo() 和 PHP 代码的数据块有作用。
我们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大家对Output Control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Example 1.<?php
ob_start(); //打开缓冲区
echo \"Hellon\"; //输出
header(“location:index.php”); //把浏览器重定向到index.php
ob_end_flush();//输出全部内容到浏览器
?>所有对header()函数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函数会发送一段文件头给浏览器,但是如果在使用这个函数之前已经有了任何输出(包括空输出,比如 空格,回车和换行)就会提示出错。如果我们去掉第一行的ob_start(),再执行此程序,我们会发现得到了一条错误提示:“Header had all ready send by”!但是加上ob_start,就不会提示出错,原因是当打开了缓冲区,echo后面的字符不会输出到浏览器,而是保留在服务器,直到你使用 flush或者ob_end_flush才会输出,所以并不会有任何文件头输出的错误!
一、 相关函数简介:
1、Flush:刷新缓冲区的内容,输出。
函数格式:flush()
说明:这个函数经常使用,效率很高。
2、ob_start :打开输出缓冲区
函数格式:void ob_start(void)
说明:当缓冲区激活时,所有来自PHP程序的非文件头信息均不会发送,而是保存在内部缓冲区。为了输出缓冲区的内容,可以使用ob_end_flush()或flush()输出缓冲区的内容。
3 、ob_get_contents :返回内部缓冲区的内容。
使用方法:string ob_get_contents(void)
说明:这个函数会返回当前缓冲区中的内容,如果输出缓冲区没有激活,则返回 FALSE 。
4、ob_get_length:返回内部缓冲区的长度。
使用方法:int ob_get_length(void)
说明:这个函数会返回当前缓冲区中的长度;和ob_get_contents一样,如果输出缓冲区没有激活。则返回 FALSE。
5、ob_end_flush :发送内部缓冲区的内容到浏览器,并且关闭输出缓冲区。
使用方法:void ob_end_flush(void)
说明:这个函数发送输出缓冲区的内容(如果有的话)。
6、ob_end_clean:删除内部缓冲区的内容,并且关闭内部缓冲区
使用方法:void ob_end_clean(void)
说明:这个函数不会输出内部缓冲区的内容而是把它删除!
7、ob_implicit_flush:打开或关闭绝对刷新
使用方法:void ob_implicit_flush ([int flag])
说明:使用过Perl的人都知道$|=x的意义,这个字符串可以打开/关闭缓冲区,而ob_implicit_flush函数也和那个一样,默认为关闭缓冲区,打开绝对输出后,每个脚本输出都直接发送到浏览器,不再需要调用 flush()二、深入了解:
1. 关于Flush函数:
这个函数在PHP3中就出现了,是一个效率很高的函数,他有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就是刷新browser的cache.我们举一个运行效果非常明显的例子来说明flush.Example 2.
<?php
for($i = 1; $i <= 300; $i++ ) print(“ “);
// 这一句话非常关键,cache的结构使得它的内容只有达到一定的大小才能从浏览器里输出
// 换言之,如果cache的内容不达到一定的大小,它是不会在程序执行完毕前输出的。经
// 过测试,我发现这个大小的底限是256个字符长。这意味着cache以后接收的内容都会
// 源源不断的被发送出去。
For($j = 1; $j <= 20; $j++) {
echo $j.”
”;
flush(); //这一部会使cache新增的内容被挤出去,显示到浏览器上
sleep(1); //让程序“睡”一秒钟,会让你把效果看得更清楚
}
?>注:如果在程序的首部加入ob_implicit_flush()打开绝对刷新,就可以在程序中不再使用flush(),这样做的好处是:提高效率!
2. 关于ob系列函数:
我想先引用我的好朋友y10k的一个例子:Example 3.
比如你用得到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设置信息,但是这个信息会因为客户端的不同而不同,如果想要保存phpinfo()函数的输出怎么办呢?在没有缓冲区控制之前,可以说一点办法也没有,但是有了缓冲区的控制,我们可以轻松的解决:<?php
ob_start(); //打开缓冲区
phpinfo(); //使用phpinfo函数
$info=ob_get_contents(); //得到缓冲区的内容并且赋值给$info
$file=fopen(\'info.txt\',\'w\'); //打开文件info.txt
fwrite($file,$info); //写入信息到info.txt
fclose($file); //关闭文件info.txt
?>用以上的方法,就可以把不同用户的phpinfo信息保存下来,这在以前恐怕没有办法办到!其实上面就是将一些“过程”转化为“函数”的方法!
或 许有人会问:“难道就这个样子吗?还有没有其他用途?”当然有了,比如笔者论坛的PHP 语法加亮显示就和这个有关(PHP默认的语法加亮显示函数会直接输出,不能保存结果,如果在每次调用都显示恐怕会很浪费CPU,笔者的论坛就把语法加亮函 数显示的结果用控制缓冲区的方法保留了),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来看看http://www.zphp.com/bbs/!可能现在大家对ob_start()的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上面的一个例子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已经掌握了使用ob_start()的要点。
<1>.使用ob_start打开browser的cache,这样可以保证cache的内容在你调用flush(),ob_end_flush()(或程序执行完毕)之前不会被输出。
<2>. 现在的你应该知道你所拥有的优势:可以在任何输出内容后面使用header,setcookie以及session,这是ob_start一个很大的特 点;也可以使用ob_start的参数,在cache被写入后,然后自动运行命令,比如ob_start(\”ob_gzhandler\”);而我们最 常用的做法是用ob_get_contents()得到cache中的内容,然后再进行处理……
<3>.当处理完毕后,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方法输出,flush(),ob_end_flush(),以及等到程序执行完毕后的自动输出。当然,如果你用的是ob_get_contents(),那么就要你自己控制输出方式了。来,让我们看看能用ob系列函数做些什么……
一、 静态模版技术
简介:所谓静态模版技术就是通过某种方式,使得用户在client端得到的是由PHP产生的html页面。如果这个html页面不会再被更新,那么 当另外的用户再次浏览此页面时,程序将不会再调用PHP以及相关的数据库,对于某些信息量比较大的网站,例如sina,163,sohu。类似这种的技术 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巨大的。
我所知道的实现静态输出的有两种办法:
<1>.通过y10k修改的phplib的一个叫template.inc.php类实现。
<2>.使用ob系列函数实现。
对于第一种方法,因为不是这篇文章所要研究的问题,所以不再赘述。
我们现在来看一看第二种方法的具体实现:Example 4.
<?php
ob_start();//打开缓冲区
?>
php页面的全部输出
<?
$content = ob_get_contents();//取得php页面输出的全部内容
$fp = fopen(“output00001.html”, “w”); //创建一个文件,并打开,准备写入
fwrite($fp, $content); //把php页面的内容全部写入output00001.html,然后……
fclose($fp);
?>这样,所谓的静态模版就很容易的被实现了……
二、 捕捉输出
以上的Example 4.是一种最简单的情况,你还可以在写入前对$content进行操作……
你可以设法捕捉一些关键字,然后去对它进行再处理,比如Example 3.所述的PHP语法高亮显示。个人认为,这个功能是此函数最大的精华所在,它可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需要你有足够的想象力……Example 5.
<?php
Function run_code($code) {
If($code) {
ob_start();
eval($code);
$contents = ob_get_contents();
ob_end_clean();
}else {
echo “错误!没有输出”;
exit();
}
return $contents;
}
?>以上这个例子的用途不是很大,不过很典型$code的本身就是一个含有变量的输出页面,而这个例子用eval把$code中的变量替换,然后对输出结果再进行输出捕捉,再一次的进行处理……
Example 6. 加快传输
......
你要支持的最后一个重要的 HTTP 特性是压缩。许多 web 服务具有发送压缩数据的能力,这可以将网络线路上传输的大量数据消减 60% 以上。这尤其适用于 XML web 服务,因为 XML 数据 的压缩率可以很高。
服务器不会为你发送压缩数据,除非你告诉服务器你可以处理压缩数据。
>>> import urllib2, httplib >>> httplib.HTTPConnection.debuglevel = 1 >>> request = urllib2.Request('http://diveintomark.org/xml/atom.xml') >>> request.add_header('Accept-encoding', 'gzip') >>> opener = urllib2.build_opener() >>> f = opener.open(request) connect: (diveintomark.org, 80) send: ' GET /xml/atom.xml HTTP/1.0 Host: diveintomark.org User-agent: Python-urllib/2.1 Accept-encoding: gzip ' reply: 'HTTP/1.1 200 OK\r\n' header: Date: Thu, 15 Apr 2004 22:24:39 GMT header: Server: Apache/2.0.49 (Debian GNU/Linux) header: Last-Modified: Thu, 15 Apr 2004 19:45:21 GMT header: ETag: "e842a-3e53-55d97640" header: Accept-Ranges: bytes header: Vary: Accept-Encoding header: Content-Encoding: gzip header: Content-Length: 6289 header: Connection: close header: Content-Type: application/atom+xml
>>> compresseddata = f.read() >>> len(compresseddata) 6289 >>> import StringIO >>> compressedstream = StringIO.StringIO(compresseddata) >>> import gzip >>> gzipper = gzip.GzipFile(fileobj=compressedstream) >>> data = gzipper.read() >>> print data <?xml version="1.0" encoding="iso-8859-1"?> <feed version="0.3" xmlns="http://purl.org/atom/ns#" xmlns:dc="http://purl.org/dc/elements/1.1/" xml:lang="en"> <title mode="escaped">dive into mark</title> <link rel="alternate" type="text/html" href="http://diveintomark.org/"/> <-- rest of feed omitted for brevity --> >>> len(data) 15955
继续上面的例子,f 是一个从 URL 开启器返回的类文件对象。使用它的 read() 方法将正常地获得非压缩数据,但是因为这个数据已经被 gzip 压缩过,所以这只是获得你想要的最终数据的第一步。 | |
好吧,只是先得有点儿凌乱的步骤。Python 有一个 gzip 模块,它能读取 (当然也能写入) 磁盘上的 gzip 压缩文件。但是磁盘上还没有文件,只在内存里有一个 gzip 压缩缓冲区,并且你不想仅仅为了解压缩而写出一个临时文件。那么怎么做来从内存数据 (compresseddata) 创建类文件对象呢?这需要使用 StringIO 模块。你首次看到 StringIO 模块是在上一章,但现在你会发现它的另一种用法。 | |
现在你可以创建 GzipFile 的一个实例,并且告诉它其中的 “文件” 是一个类文件对象 compressedstream。 | |
这是做所有工作的一行:从 GzipFile 中 “读取” 将会解压缩数据。感到奇妙吗?是的,它确实解压缩了数据。gzipper 是一个类文件对象,它代表一个 gzip 压缩文件。尽管这个 “文件” 并非一个磁盘上的真实文件;但 gzipper 还是从你用 StringIO 包装了压缩数据的类文件对象中 “读取” 数据,而它仅仅是内存中的变量 compresseddata。压缩的数据来自哪呢?最初你从远程 HTTP 服务器下载它,通过从用 urllib2.build_opener 创建的类文件对象中 “读取”。令人吃惊吧,这就是所有的步骤。链条上的每一步都完全不知道上一步在造假。 | |
看看吧,实际的数据 (实际为 15955 bytes)。 |
“等等!” 我听见你在叫。“还能更简单吗!”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在,既然 opener.open 返回一个类文件对象,那么为什么不抛弃中间件 StringIO 而通过 f 直接访问 GzipFile 呢?OK,或许你没想到,但是别为此担心,因为那样无法工作。
>>> f = opener.open(request) >>> f.headers.get('Content-Encoding') 'gzip' >>> data = gzip.GzipFile(fileobj=f).read()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 File "c:\python23\lib\gzip.py", line 217, in read self._read(readsize) File "c:\python23\lib\gzip.py", line 252, in _read pos = self.fileobj.tell() # Save current position AttributeError: addinfourl instance has no attribute 't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