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用户中心() [退出] 后台管理 注册
   
您的位置: 首页 >> 程序员学前班[不再更新,只读] >> 主题: 高考 -- 有感于一则新闻     [回主站]     [分站链接]
标题
高考 -- 有感于一则新闻
clq
浏览(2) + 2005-06-11 23:29:05 发表 编辑

关键字:

可悲、可叹、可恨。
--------------------------------------------------
http://news.sina.com.cn/c/2005-06-11/14016912825.shtml
--------------------------------------------------
海南出重招阻截高考移民 家长自发组织讨说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1日14:01 南方都市报      

  6月9日,全国统一高考的最后一天。当800多万名考生放下笔的一刻,他们的人生命运在相当程度上便被决定了。

  而对于海南省海口市保亭中学考场里的外省来琼考生小实(化名)而言,这一刻的意义则更为特别。就在半个多月前的5月16日,海南省教育厅发文,以在两地同时报名参考为由,取消了他和另外337名考生的高考资格。这对于费尽心力,付出巨大成本而转移到海南参加
     
                 
高考的他们和家长,不啻一场灭顶之灾。

  海南省出此狠招的一个背景是,在户籍管理日渐宽松而各地高考招生分数线存在巨大差距的现实下,分数线比内地平均低一百多分的海南,成为高考移民现象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然而重重打出的拳头很快又轻轻收回,5月31日,海南省教育厅宣布,允许这338名学生参加高考。在这一决定的背后,是众多考生家长的奔走和各地教育部门的疏通努力。

  海南政策的一反一复,不仅使我们看到一个官民博弈的标本,更揭示出教育公正与地方利益冲突的两难处境下,解决高考移民这一问题的艰难。

  晴天霹雳 338人被取消考试资格

  5月22日,湖北黄冈的方开平突然接到一位同乡的电话,说海南正在派人四处查高考移民,要取消在两地报名考生的高考资格,他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方开平近年来一直在海南做生意,为了让小儿子在海南参加高考,今年初刚把小儿子的户口迁到海口,而在此之前已经在家乡报过一次名,正属于要被取消资格的范围。

  5月24日,赶赴海口的方开平找到了海南省考试局局长符史深,符史深调阅资料后,告诉方开平,他的孩子在338人的名单之中。两天来的担心一下变成了震惊。打电话回家告诉儿子这一坏消息的时候,平时就不怎么爱说话的孩子听完,默默地把电话挂了。

  而从湖北孝感迁来的农村考生小实的反应强烈得多,6月1日,在海口市的一家湖北餐厅里,他告诉记者,听到这个消息时甚至想过自杀。

  2004年,小实听同学说在海南高考要容易得多,便动员妈妈把他的户口迁到海口。家里把房子卖了6000元钱,靠这笔钱将户口迁到海口。2004年,小实高考落榜,他决定再考一次。这一年在海口的补习生活,他总共花费了两千多元。有一个月,妈妈只给他寄了70元。小实生气地吼了妈妈“这点钱让我怎么活啊”,事后又感到很愧疚。

  “家乡的老师让我妈给我报名,妈妈不明白怎么回事”,就给他报了。就这样,他也被取消了考试资格。得知消息后,他觉得无法面对家人的目光。另外,如果今年没法考,明年家里就再也不可能继续供他上学了。小实孤身一人在海口,只得自己跟着其他同学的家长一起到教育部门去活动。略显瘦削的他,唇上长着青春期男生都有的稚嫩的胡子,在一群成年人中间显得特别沉默和羞怯。

  更多的家长听到消息后于5月25日至26日才赶到海口,确认孩子被取消资格后,他们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在海口市各个相关部门乱转。

  数据公布 今年高考移民占了近1/4

  6月3日,一辆机场巴士开到海南军区第二招待所门口,从车上下来的,全是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服务员告诉记者,这全是来海口参加高考的高考移民。

  海南省的高考移民问题由来已久,并愈来愈烈。6月9日,在高考结束后与高考移民家长的会面上,黄国泰厅长公布的海南省外借读的考生人数为9803人,与民间传说的近万人非常吻合。而今年海南全省的考生人数为44929人,高考移民占了近1/4。据新华社公布的数据,2002年省外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线的人数,占第一批入围人数的23.5%。也就是说,当年省外考生“抢”走了本地考生近1/4的上重点大学的机会。

  这种情况引起了海南本地考生的强烈反应,2002年高考前曾有近400名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生聚集到澄迈县县委门口,高喊“保障海南学生利益”、“反对大陆学生来琼考试”等各种口号。网上还有人称有数百考生罢考抗议。

  高考移民数量如此庞大,与海南省宽松的入户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1999年,海南省政府曾出台《海南省积压商品房转化为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其中有明确规定:“凡购买25平方米积压商品房的给予1人入户指标。入户对象由购房者择定……在校学生从入户之日起,在普通高等院校入学考试、中小学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待遇。”这一《办法》对入户海南的政策放得如此之宽,以致让代办户口成为海南一个非常红火的行业。

  记者在海口看到,代办户口的广告到处都是,甚至贴到学校的门口。而当地媒体分类广告里“商务代办”类几乎都是代办户口的。一位门面设在华银大厦,自称代办户口已有12年经验的中介告诉记者,入户海南根本用不着在海南买房子,很多本地人买了房用不着入户指标,就托开发商卖;也有些外地人买了房,指标用不完,也拿来卖。

  他的要价是一个指标800元。一个学生加一个家长(海南规定参加高考的考生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必须在海南省有户籍),加上工本费等杂费,3000元左右可包办一切手续,户藉随便找一个地方落就可以,比如落在他门面的门牌号码上。他向今年参加海南高考的考生出售了180个入户海口的指标。另一位中介告诉记者,要是想在海口的中学报名参加高考,他们可以找到学校老师帮忙统一报名。

  虽然记者采访的大部分考生家长都声称自己是托“亲戚朋友”入户海口的,但据一位中介透露,这些家长其实相当部分都是找中介买的指标,没有在海口市买房。指标在外省的销售是通过当地的中间人实现的。“零售”指标的人,多是向熟人推销,说明在海南高考的好处。接到生意之后由海南的中介完成海南方面的入户手续。这门生意在海南是完全合法的。但考生家长还是“心虚”的,毕竟他们挤占了本该属于当地考生的上大学的部分名额。

  海南中学的副校长吉万鹏是安徽人,到海南十几年了,今年他的孩子也参加高考。他认为高考移民是政策的漏洞造成的,受害的是成绩一般的本地高中学生。他只能无奈地告诫学生:“把内功练好,自己学不好,外地人不来你也考不上。”

  海南省教育厅厅长黄国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对于户口迁到海南的内地考生,不让他们在海南参加高考确实存在法律上的障碍。”海南省考试局新闻发言人王素英则说,对于高考移民,考试局只能审查报名者的资格,如果毕业证明和学籍等相关证件都合格,即使是高考移民也没办法进行查处,因为他们没有违法。

  海南出招 重招阻截高考移民

  在本地居民的强大压力下,海南省政府想了不少办法打击高考移民。早在2003年2月26日,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就下发《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考条件暂行规定》。《规定》称,“考生本人及法定监护人有本省户籍,考生本人高中阶段后两个学年在海南就读;考生本人小学或初中在海南毕业且毕业时户籍在本省;考生有本省户籍且其法定监护人属驻琼部队现役军人或者省人事部门引进的优秀人才,才能报考普通高校,不符合以上条件但户口在海南的考生,只能报考本科第二批和专科(高职)学校。”

  这个《规定》让高考移民无法报考第一批次录取的本科院校,只能报考第二批次录取的本科院校。该政策一直持续至今。

  据一名了解内情的中介称,其实这个政策也是有对策的,有些学生家长提前两年把孩子的户口转到海口,给笔钱把学籍挂到当地的一个中学(一般是民办学校),然后回原籍读书,会考时到海口考试。这样照样可以报考重点大学。不过这个方法成本很高,大部分高考移民都只能接受不能在海南报考重点大学的现实。

  今年,为查堵高考移民,4月份海南省教育厅联合省监察厅、省公安厅、省民族宗教事务厅、省侨办等部门考前下发有关文件,要求各市县、各有关部门对每一名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此外还组织专门调查小组,对各市县已审查的考生进行复查。

  根据调查结果,海南省教育厅今年5月16日下发了琼教函[2005]66号文件,引发了今年高考移民的强烈反应。该文称,海南340名省外就读考生在高考报名时“脚踏两条船”,既在其户口迁出地报名,同时又在海南省报名参加高考,海南省教育厅根据国家规定取消了他们的报考资格(后查实两人未违规,实被取消资格者为338人)。此时处罚名单尚未公布。

  5月23日,有部分家长登录海南省考试局网站查询考生高考体检等信息时,看到一个简短的提示:某某考生,根据琼教函[2005]66号文件你被取消了在海南参加高考的资格。没有任何原因说明。被取消资格的考生这才确信自己无法在海南参加高考了。消息由同乡到同乡,一下传开了。据湖北考生家长李少平说,24日该网站无法打开。估计是由于访问人数过多导致网络堵塞。

  家长行动 自发组织合理合法讨说法

  湖北仙桃的黄先生也是此次被取消考试资格的学生家长之一,当从湖北教育考试院听到这一消息时,黄先生“一下就蒙了”,感觉到一种“恐怖”。孩子听说消息,也不到学校上课了,跑到网吧通宵打游戏。黄先生急得快疯了,到处跟人问:怎么办?

  一个本与此事件无关的人——郭晴(化名)由此被卷入到事件中来。他的一位朋友把黄先生的情况跟他说了,托他帮想想办法。郭晴是湖北人,原来在家乡做过记者,也曾在政府部门任职,在同乡眼里是个有办法的人。

  郭晴说,“我一听到这个事情就觉得很不合理。家长们的行为没有违法。如果是两地报名的问题,取消资格的应该是湖北等原籍地,而不是海南。”他决定帮黄先生一把。这位见过世面,懂得法律政策的人物的出现,对338名考生改变命运起了相当的作用。

  郭晴首先找到了海南省考试局普通高等(中专)学校招生处王处长,按王处长的要求,郭晴写了一份简单的情况说明,第二天就送到海南省考试局去。在海南省考试局门口,他见到那儿聚集了一大堆前来申诉的家长,就跟其中一位荆州同乡聊了聊。

  他与对方分析66号文的不合理之处:首先,两地报名并不是什么大错。他曾打电话到教育部,一个女同志接电话时告诉他:“原籍地取消就可以了”,怎么都不应该是海南省取消,按教育部有关高考的规定,考生就应该在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另外,《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在作出处罚决定前,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发出告知书,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和其他权利。当事人在收到告知书后7日内,有权向教育行政部门以书面方式提出陈述、申辩意见以及相应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海南教育部门不给家长一个申诉的机会,这样也不对。他们周围慢慢地围了一大圈人。有的家长听完后说,原来他们也有不对的地方啊。家长们一下觉得找着了主心骨。郭晴在老乡们的请求下成了湖北家长的代言人。

5月27日,星期五。郭晴与部分家长来到了海南省政府。一些家长以前也曾试图进入省政府找教育厅官员,没有成功。郭晴教了他们一招:以各种借口在门卫处登记,找什么部门都可以,农业厅、人事厅、财政厅,就是不要说找教育厅。人数不要一次太多,一批三个五个混进去。当天郭晴与其他15名家长用这个办法,分批混进了省政府大院,然后在教育厅办公室所在的省政府大楼四楼集中。这次会面他们只留下一份当场写成的情况说明。  
     
                 

  回到家后,郭晴连夜写出长达9页的材料,将家长们的诉求及海南省教育厅66号文的不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将这些材料寄给了几家国内的知名媒体。

  此后,舆论的风向由前几年的一边倒式的抨击高考移民变为同情这338名考生的不幸。《人民日报》也做了倾向考生的报道。

  另外,方开平还告诉记者,湖北潜江一位当律师的家长到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海南省教育厅,指66号文违反了《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根据《行政诉讼法》,要求撤销对338名考生的处罚。海口中院对此立了案。

  当天到海南省教育厅与官员交涉的家长们一下觉得理直气壮起来。方开平对记者说,他当时对前景感到很乐观,充满信心。在与海南省教育厅的官员交涉时,他们把海口中院已对此事立案的事情摆了出来。

  各地角力 家长申诉,海南压力骤增

  让海南改变政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来自全国各地教育部门的压力。

  武汉一考生家长徐先生说,听说孩子被取消在海南高考资格之后,他来到湖北教育考试院打听消息,在高考科的办公室里看见海南省考试局普招处王处长夹着个公文包走进来。王处长是为了协调高考报名的事而来。海南方面的意见是让这些两地报名的考生回湖北考。湖北教育考试院高考科的张科长不同意,因为他们的户口和学籍档案都已迁至海南,按教育部的政策,就应该在海南考。商量到最后“吵起来了”。

  安徽的部分家长则直赴北京讨说法。《中国青年报》报道,海南封堵令发出后,家长们开始先后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省教育主管部门,最终向国家教育部反映情况。家长们对海南封堵令的强烈反应惊动了当地的最高官员,铜陵市委书记指示教育、公安等相关部门,把此事的处理“当作一个阶段的头等大事来抓”,并亲自与安徽省有关部门协商。当地教育部门的负责人更是连续几天协调到凌晨。

  铜陵市专赴北京协调学生家长上访的市教育局副局长王钢介绍:“当时教育部相关部门一方面批评了这些学生家长的行为,但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又专门致函海南教育部门,要求妥善处理此事。有关负责人还指出,海南省教育主管部门在做出封堵令之前没有与有关各省通气,是很不妥当的,更何况封堵令出台时间离高考报名截止日期如此之近。”王钢认为,教育部有关部门的这一意见对事情的最终发展变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育部的高教管理部门和信访接待部门在海南封堵令发出后,连续接待了河南、山东、湖北、安徽等省的一拨拨学生家长,让海南省教育厅的官员们压力骤增。

  据记者了解,海南省考试局局长符史深说,整个事件让他感到非常焦虑,晚上睡不着觉。符史深说,政策不是他定的,他只是个执行者。高考移民他得罪不起,本地考生他也得罪不起,两头受气。可能要等到高考完了才能睡个好觉。

  方开平告诉记者,5月30日安徽家长从北京带回了教育部的回函,该函明确回复,应该让考生在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国家信访总局也把他们的申诉材料连同处理意见一共10页在同一天传真到了海南省政府办公厅。

  留了后手 允许考,但“分三种情况”

  5月31日,湖北的考生家长们早上8点多又来到了省政府。这天要开两个会,一个是海南省高招联席会议,有省长及主管教育的副省长、教育厅厅长及公安等其他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一个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个会。会议一直开到中午近12点。

  终于散会了,梁处长和省考试局的符方杰副局长出面会见忐忑不安的家长代表。

  符方杰带来的消息是允许学生们考。但分三种情况。一是如果考生不存在“双重户口”现象,其户口档案原始资料已经由原籍所在地转入海南省,只是由于在原籍报考时的电子记录没有及时消除而造成了“两地报考”情况,海南省恢复其高考资格;二是如果考生存在“双重户口”现象,建议其回原籍参加高考;三是虽拥有真实的海南户口,但在档案、学籍卡等资料上弄虚作假,建议其回原籍参加高考。考生必须在6月4日、5日持身份证签署承诺书,承诺其不存在后两种情况,即可在海南参加高考。但高考后如查明承诺不实,考生高考成绩将作废。

  被烈日暴晒了一上午的家长们终于听到他们想听到的消息。

  “孩子终于可参加高考了!”家长们对此结果表示满意,赞扬海南省政府的宽容,“执政以民为本”。一个多星期来的博弈,终于得出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在高考即将到来的几天前,一场危机被暂时平息了。

  6月4日,记者来到海口市教育局考试中心,看到前来领取准考证的考生和家长纷纷在一张《通知》上签下名字和报考证号。《通知》称,“因高考在即,来不及调查核实。经我省招生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允许你先在我省参加高考,而后对你们的报考资格问题再做进一步调查核实。如果你违反了国家和我省有关报考的规定,我们将按照规定取消你的报考资格。请你在本通知上签名后,我们即发给你准考证。”

  顺利领到准考证的学生和家长多喜形于色,笑着走了。而一部分家长则在仔细研究,看准考证是否有记号,会不会被打入另册。自从5月31日恢复高考资格后,考生的家长们对记者的态度也起了微妙的变化。由原来的急切地希望记者前来报道,到有意无意地回避记者采访,或在回答问题时含糊其辞。考生小实对记者说,“我的命运还捏在他们手里啊。”

  他们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海南省教工委副书记李红梅在接受采访时特别强调,这些考生即使在海南参加高考,日后也仍然要对他们的报考资格进行调查。如查实有违反规定的,将取消录取资格。今后海南省政府将制定政策打击“钻政策漏洞的不法中介”。

  此外,海南省还出了另一招:压缩二本的招生名额。6月1日的《南国都市报》公布了今年高校在海南的计划招生人数:本科第一批计划招生6392人,比去年增加了2308人;本科第二批计划招生6384人,比去年减少了1303人。湖北考生家长叶先生对指着报纸对记者说,“报考人数增加了,各个批次的招生人数增加了,唯独二本的招生人数减少了,很明显是要打击我们这些只能报二本的考生嘛。他们把很多原来二本的院校都调到一本去,清华大学跟三峡大学成了一个档次了。”

  “大小政策” 高考移民带旺积压房销售

  记者最先问询的华银大厦那名中介说,“处理积压房是大政策,高考只是小政策。小政策要服从大政策,政府是不会认真打击高考移民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房地产泡沫破灭,给海南留下的是无数的烂尾楼。《海南日报》公布的数据显示,到1999年12月底,仅海口市就有积压空置的商品房200万平方米,停缓建“烂尾楼”工程1000多万平方米。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海南人口占全国人口的0.6%,积压商品房的面积竟占全国积压商品房总面积的10%以上,海南泡沫经济造成的积压房地产800多亿,其中四大商业银行占50%以上,即400多亿元。至今,记者仍可以在海口市区内看到光身子的“烂尾楼”站在海风椰林之间,它们成了历届海南省政府的一块心病。

  1999年,《海南省积压商品房转化为经

  济适用房管理办法》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出台的。郭晴说,这个《办法》其实就是拿高考优惠来吸引外地人来海南买积压商品房。指标买卖政府不是很想管,反正只要有1万个入户指标派出去,肯定就有25万平方米的积压商品房被处理掉了。高考移民的数量与积压商品房的销售数量是成正比的。

  该《办法》对促进海南积压商品房的销售巨大作用。《海南日报》2004年公布的数据,海南全省已销售和出租的积压商品房面积365万平方米,占总量的80%。停缓建工程的处置上,全省共批准处置方案的项目面积为1355万平方米,占原规划报建面积1631万平方米的83%。《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公布的数据表明,当年购买这些积压商品房的人60%是岛外人士。

  除了对积压房的销售贡献,高考移民对海南的其他产业同样具有正面效益。

  最直接的就是代办户口的中介公司。《证券时报》消息称,海南的2005年高考中介收费行情看涨。元旦和本学期开学前后,基本维持在1.5万左右,伴随高考报名临近,最高涨到3万元。

  另外,高考移民直接带旺了宾馆的生意。记者入住的海南省军区第二招待所的服务员告诉记者,现在整个宾馆的住客绝大部分是来考试的学生。宾馆走廊里随处可见这些学生神情愉快地相互串门聊天。记者曾敲门访问其中一间住着考生的客房,发现一个双人标准间里住了四五个人,家长在地上打地铺。大同路的龙泉大酒店还挂出横幅:“欢迎考生入住享受特别优惠”。高考第一天,6月7日上午,整个军区第二招待所都空了。

  郭晴告诉记者,海南方面其实把高考移民经济利用得很到位。3月20日报名,一定要等到报名结束了,才统一安排照相,照相完了,再统一体检。这样,整个报名过程就持续到4月10日。外地考生就必须在海南呆上近20天。当时海口市的宾馆也像最近这样,出现家家爆满的盛况。

  余波未了 要“争取进一步的平等权利”

  “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郭晴在两天前讲的话应验了。事件从被取消高考资格的考生扩大到了所有来海南高考的高考移民。

  6月8日下午,高考最后一门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试正在进行的时候,部分来自安徽和河南等地的考生家长又来到了海南省政府,要求把调剂到一本的1303个招生指标“还”给他们。

  6月9日,数千名高考移民家长派出8名代表来到海南省政府,与教育厅长黄国泰进行了会面。据湖北家长方先生说,内蒙古、山东、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的家长都有代表。会面进行得很理智。

  家长们的要求有两个,一个是在考生电子档案上“被取消在海南高考资格”那行字要去掉。湖北的家长李先生对记者表示,在考试局的网站上,他们孩子被取消考试资格的通知还在,至今没有拿掉。其次,希望恢复一本与二本招生名额之间的正常比例,不要人为压缩二本招生人数。

  黄国泰表示,两地报考问题海南方面会与其他省的教育部门协调,这个家长们可以放心。但在二本招生人数上,他没有让步。黄国泰表示,一本和二本之间的指标不可能再调整了,“政策的制定是从整体出发的”,并非只针对某个省的考生。二本调到一本招生是各学校自己提出来的。但海南省已向教育部提出申请,要求增加招生指标,届时高招录取率会比目前预计的录取率有所提高。

  湖北考生家长叶先生对记者说,由于海南方面不肯再次让步,很多家长准备再上北京。为免在大的不公平下再受海南限制,高考移民们正在努力争取进一步的平等权利。

clq
2005-6-12 0:28:04 发表 编辑

高考是荒唐的。

不同区取不同的分--这只是它荒唐的一点。虽然我很同情这些湖北、湖南的学生。但他们的高分并不是建立在他们的孩子比别人聪明之上。我们来看一个事实:重点中学会有90%上大学,其他的则不到10%。他们的智力会有这么大差别吗?天才是很少的--与傻瓜在人群中的比例相若 [s:7] ,大多数人都差不会太多。其实说穿了一文章不值,环境不同...(台下无数板砖飞上...CLQ大老板又在hy了)NO!听我说具体的差别,兄弟我参加过无数次高考 [s:7] 进过不同的学校,就象我进过无数的软件公司一样。当一个人来到教室:好学校大家都在玩命的看书/学习;差学校的兄弟们都在侃大山--比如说我这时会在画画,什么狗屁H2O的公式根本就没带进教室。当一个老师来到教室:好学校的会孜孜不倦教诲重点校中“最烂”的非重点班学生;差学校的“大爷”面对这些学生皱眉头,然后拂袖而去(我还见过一位教师“祥装”肚子痛,不肯上差班的课)。

呵呵,你要以为这是差距产生的理由那就太天真了。再举一个事实:
当差学校学生知道好学校的数学老师根本都不用高中课本上课时,觉得非常惊奇;
当好学校学生知道差学校的数学老师竟然还在用高中课本上课时,觉得非常震惊。

高考的试题实际上至少在某些科目上是与课本无关的,或者是课本只是其的基础知识。高考的命题自成体系,跟你的课本还真没什么关系。好了那些“白痴”学校那里知道这种奥妙。命题组可给我们好学校设了一个绝妙之极的门槛,比那个“分区分数线”可令人服气多了,让你落榜了还怨自己智力欠佳。这也是某些贫苦学校的题海战术能起点作用的原因--玩命做过去或是命题组的题目,怎么着也能碰到一两题(高考题和软考题一样拿不同时期的题,有时会“惊人”的一致,兄弟我就碰到过某题和前几届的高考题一模一样)。

听说其他几个国家,比如法国也在讨论“高考”的作用。有些人坚决反对取消他们的高考,因为担心这个门槛没了之后工作更不好找。说到底,高考不过是利益分配的别一种形式只不过他代表了“有智力的人有权力学习更高阶的知识”还是“有能力的人有权力学习更高阶的知识”。显然应当是每人有都应当有接受更高阶的知识的权力,而不论他能力是否更强,智力是否更强--你别跟我说师资力量有退限制。

最后在这篇牢骚满腹的文章中,我还是在为现实说几句公道话:多数的老板经理们还是知道4年的学习与数十年的工作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更不要说要转换专业的人了。

我相信将来,任何人都能得到他想要学习的更高阶的知识的权力--并且被承认。社会应当是相互协作,而不是相互“优胜劣态”。唯一应当淘汰的是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 我想最后这句话,如今的人不会相信。或是不会“再”相信(因为他们曾经相信过)。因为森林法则在现实中更强大。不过文明之所以发展是因为人类已经不再依赖森林生存。

j666
2006-1-16 20:07:09 发表 编辑

高考就是折磨人!!

总数:2 页次:1/1 首页 尾页  
总数:2 页次:1/1 首页 尾页  


所在合集/目录



发表评论:
文本/html模式切换 插入图片 文本/html模式切换


附件:



NEWBT官方QQ群1: 276678893
可求档连环画,漫画;询问文本处理大师等软件使用技巧;求档softhub软件下载及使用技巧.
但不可"开车",严禁国家敏感话题,不可求档涉及版权的文档软件.
验证问题说明申请入群原因即可.

Copyright © 2005-2020 clq,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桂ICP备15002303号-1